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绿色红利 品牌建设最紧要
来源:兰州日报  时间:2023-07-12 09:09:23
字号:

时下,骄阳似火,暑气炎炎。作为避暑胜地之一的城市——兰州,无疑再次进入了游客的视线。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夏季进入兰州及周边旅游的外地游客在百万人以上。究其原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使广大游客钟情兰州,前来避暑纳凉,感受黄河文化、丝路情怀。

夏日,兰州人更是坐拥天时地利,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纷纷外出纳凉避暑,以致皋兰山、兴隆山、官滩沟、白塔山、五泉山、石佛沟、关山、吐鲁沟等地,宾客满堂,一座难求,盛景频现。

兰州虽拥有优质的避暑资源,但目前存在避暑旅游规模小、层次低的情况,没有构建起属于兰州的避暑旅游品牌。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业界专家及从业者,倾听了他们的意见建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甘肃省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把多勋——

供给侧开发避暑市场是一种新思路

“兰州在供给侧开发避暑市场是一种新思路,这就要求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消费、沉浸式、可参与性的文旅产品,全方位打造文旅产业价值链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此举有利于促进‘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推动甘肃文旅产业的大发展。”7月9日,甘肃省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评估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把多勋教授坦言。

耕耘文化旅游多年,长期从事区域文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把多勋,对于甘肃文旅产业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黄河是兰州最大的资源,理应在全省文旅产业发展中起带头作用。”把多勋说,兰州建设旅游集散地,还是目的地,还是枢纽中心?作为旅游集散地的话,景区景点比较分散,不易形成规模效应。作为目的地来说,核心景点及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足。若建设避暑胜地,以此为“噱头”,不失为一种新思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专门去旅游的人越来越少,不再热衷“打卡”照相,更多人开始注重从旅游行为中放松身心,寻求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其实,避暑旅游只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寻求生活体验、身心愉悦、休闲观光的一种途径。近年来,业界自发形成的“甘青大环线”旅游线路每年暑期都很火爆,在全国品牌旅游线路中名列前茅,颇具影响,其中不乏众多自驾游爱好者。把多勋如是说。

就避暑旅游来说,兰州在自然资源、人文、气候、物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兰州的美食、瓜果等独具特色,在业界久负盛名,这就要我们在旅游产品设计、服务品牌打造、消费方式、交通便利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尽可能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同时,要通过挖掘、整理和提炼兰州文化信息、符号、密码等资源,讲好兰州故事,让游客感受文化生态气象,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把多勋建议,在“强省会”战略的大背景下,兰州不妨以推广避暑旅游,发展避暑经济为突破口,依托西北旅游集散地与枢纽中心的功能定位,打造西部休闲旅游之都、文化之都、生活之都,以实现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相统一。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牛海桢——

利用优势资源打造避暑经济品牌

“兰州黄河穿城而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发展避暑旅游经济的良好条件。兰州市要发挥避暑资源优势,开发避暑旅游,发展避暑经济、避暑产业。”7月9日,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牛海桢如是说。

从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多年的牛海桢说,兰州位于我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处,平均海拔1530米到158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夏季平均温度是14.0℃至27.0℃,气候宜人,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同时,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在形成景观的同时,还是很好的避暑资源,对兰州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黄河兰州段河谷沿岸和部分山区区域范围的植被较为丰富。兴隆山、官滩沟、白塔山、五泉山、石佛沟、关山等地都有很好的植被,植被对于避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先天性优势。

近年来,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兰州是西北地区著名的交通枢纽,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都非常发达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这有助于兰州避暑经济的发展。

牛海桢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避暑气候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的新兴战略性资源。兰州要强化对这种战略资源的认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避暑气候资源,大力发展避暑旅游、避暑经济、避暑产业。

牛海桢说,兰州宜居宜游城市的品质不断提升,避暑旅游在兰州各地呈多点发展态势,但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的现实弱点,大部分经营点和经营户没有构建起自己的品牌,处在一种自发经营的状态。

他说,兰州要树立品牌意识,要把避暑旅游作为发展兰州全域旅游的一个工作抓手来做。在每年夏天举办“兰州避暑季,邀您清凉游”旅游节庆活动,整合兰洽会等经贸活动和各类文化活动,持之以恒,在国内逐步打响兰州避暑旅游的品牌。

牛海桢认为,兰州要结合市域内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文旅融合振兴乡村样板村的建设成就,加快不同类型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游客接待能力,应对避暑旅游高峰。完善旅游接待体系、人才队伍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避暑旅游满意度。同时,做好避暑气候区和旅游区气象灾害评估与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加精准的避暑旅游服务。

永登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庭明——

深耕避暑旅游 服务县域经济

“时下,持续的高温让避暑旅游成为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永登境内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气候,是发展避暑旅游的理想场所,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深耕避暑旅游及相关产品、基础设施及服务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工作,带动全县文旅产业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7月10日,永登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庭明这样说。

近年来,永登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气候(平均海拔2000米,属大陆性气候),通过打造“青春令居 浪漫永登”品牌,大力发展避暑经济。在此过程中,永登依托全县多元历史文化、多类自然风光、多种民族风情,开辟了以鲁土司衙门为核心的生态文化避暑游;以兰州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兰州水墨丹霞景区为核心的自然观光避暑游;以苦水玫瑰品牌为核心的浪漫之都避暑游;以武胜驿为核心的民族风情草原风光避暑游。相继推出集古色避暑游、生态避暑游、绿色避暑游、康养避暑游、研学避暑游、休闲避暑游等不同主题的避暑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类型避暑游客的需求。

李庭明说,永登县通过实施“旅游+农业”战略,大力发展乡村避暑旅游,着力培育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先后打造了红城镇下河村山水田园度假区、越国开心农场生态文化度假村、永登县“美乐幸福农场”田园综合体、林隐清泉·河畔农庄,以及田园牧歌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产业园等避暑旅游项目,并依托果园、花海、茶园、垂钓园、鱼塘、水库等田园风光,发展景观农业、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等避暑旅游新业态。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共接待游客155.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97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共接待游客62.56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28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就发展避暑旅游,李庭明表示,将围绕树立永登旅游整体形象,积极拓展旅游客源,通过全方位、高密度开展夏季暑期旅游宣传。强化永登旅游暑期宣传推介。同时,依托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兰州水墨丹霞户外运动、药水沟温泉药浴健身、苦水玫瑰观光休闲等康养避暑项目。利用县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发展以地质科普为主题的兰州水墨丹霞景区研学基地,以森林草原为主题的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研学基地,以文艺写生为主题的林隐清泉·河畔农庄研学基地,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县博物馆研学基地。

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头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有荣——

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制约避暑经济发展

“要登高,上兰山;要划船,到雁滩……”这是30多年前快板《夸兰州》中的唱词,这里所说的兰山,就是兰州的皋兰山。如今的皋兰山,已不再只是市民登高望远,俯瞰市区的地方,更是市民休闲娱乐,感受自然的场所之一。在这里,有装修时尚的农家院落,有空旷的户外拓展空间,有休闲娱乐场所和精美的菜品佳肴。在山上可看繁星夜空,欣赏山下的霓虹都市,俨然成了兰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和年轻人追求轻奢时尚的“打卡地”。尤其夏季,前来这里观光旅游、休闲纳凉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是兰州避暑旅游的“风水宝地”。

7月9日,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头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有荣介绍说,头营村有136户636人,121家农家乐。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文旅产业的发展,60多户农家乐进行了提升改造,拆除了昔日的彩钢房、破桌子,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大气、造型别致、特色鲜明的农家院落,还提供烤羊排、羊腿、火锅鸡、炝锅鱼、柴火鸡、大盘鸡、家常面食、农家小菜、围炉煮茶等特色中餐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消费需求。

面对夏季市民纷纷选择在此休闲纳凉,尤其节假日“一位难求”的情况,张有荣说,每逢节假日,每天到兰山的游客在10万人以上,由于兰山道路狭窄,每天上万辆车要下山,都会出现道路拥堵,一直到次日2点左右才能通畅。

其实,以兰山农家乐为代表的避暑休闲场所,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兰州的城市形象。张有荣说,现在农家乐聘请的专业厨师就有500人左右,兰山农家乐不仅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避暑休闲需求,还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和社会就业。每年3月中旬到10月底一直在经营,南来北往的游客也很多,被誉为兰州的“后花园”。若上山道路及农家乐周边道路不进行改造提升的话,势必会影响兰山农家乐,以及兰州避暑经济的发展。

张有荣认为,在推广避暑旅游产品,发展避暑经济的过程中,有关方面应更加关注兰山道路建设,形成可循环、便利上下山的道路体系,让更多游客走进兰山,感受兰山之巅的风情,体味黄河之都的韵味,促进兰州文旅产业的发展。

兰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秘书长罗红军——

“新农人”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嗨,我是罗哥,今天我来到了皋兰什川镇上车村最大的露营地,在古梨园露营是什么样的体验?跟着镜头去看看!”打开罗红军的抖音账号,几乎每一条视频内容都在推荐兰州好玩的有趣的乡村旅游线路。

罗红军是兰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秘书长。他毕业于西北师大旅游管理专业。他说,近年来,兰州市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但兰州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依然存在淡旺季客流差异大、同质化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乡村旅游淡旺季客流差异大,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主题重复。如当前乡村旅游多以静态观光、采摘体验、品农家饭为主,离沉浸式复合度假康养阶段还有差距。“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数字化乡村、智慧旅游等,开发出更加个性化、高附加值的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才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罗红军说。

先有人后有产业。罗红军认为,没有人去赋能,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对此,兰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开展了“新农人培育计划”,让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能人、复员军人等群体进入乡村开展相关工作,让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逐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的“领头雁”和主力军。

兰州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前景广阔,对于兰州乡村旅游今后的发展,罗红军说自己很有信心。目前,协会正计划开展“美丽乡村行,兰州人游兰州”“小农人计划”等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线路的影响力。同时,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协会还承担了休闲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工作,这将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推动兰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标准化进程。

“协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强企业、银行和政府间的沟通交流,寻求更多发展与合作的机会,对接各种社会资源,异业合作,共同进步,抱团发展,为兰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罗红军最后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周栋楠

责任编辑:王旭伟

标签: